柴油、人工、機械你別看我這機器掙錢,每年要的保養費都不是小數,過幾年還要換一套。”
江荇笑道:“倒也是。”
鎮上有好幾家專門幫人做農活的農械店,每家店里擁有的農械都不一樣。
這家以耕地為主,那家以收割為主,互相錯開。
主要機器太貴,一下砸太多錢進去,容易虧。
江荇家每年種的地都不怎麼多,還以果樹為主。他懶得買各式各樣的機器,干脆每次都請人。
畢竟買了機器,學習保養等也要花不少的時間精力,他們家不缺錢,也沒必要那麼累。
像江港那種承包了土地的人家,一般都自己買,自己干。
農械店的人忙活一年下來,也掙不到很多。
耕地的大哥抽著煙說道:“要說賺錢,還是你們這種靠技術吃飯的人更賺錢。”
附近十里八鄉的人家都知道江荇家賺錢,不過大家也沒往玄學方面想,只是覺得他是大城市來的,學了一身本事,種地也種得比一般人要好。
江荇道:“你別看我這里賬面上收入得多,實際上每年要投進去的錢也不少。你看這修路,搞灌溉系統,哪次不是要投大幾十萬,今年還要再投。”
耕地的大哥嘿嘿笑了兩聲:“這也是。”
大哥開著機器耕地,江荇和杭行一把肥料堆在田里。
耕地的時候,機器會把泥土深翻一遍,把肥料埋在底下,讓它緩緩釋放。
埋足了底肥后,這塊地長出來的植物會格外茁壯。
地耕好了,江荇把群友寄給他的玉米種子拿出來。
耕地的大哥把種子倒到播種機里,看了一下他家的種子,好奇道:“你家的種子怎麼是黃色的?不是從種子公司里買的吧?”
農民們每次收到的玉米種子都是紅色的,那是因為上面裹了一層農藥和化肥,種子公司為了防止人誤食,專門在上面包了一層紅色的色素,以做提醒。
江荇收到的這些種子只是單純地曬干,沒有經過進一步處理。
群友發給他的種子就是優勢種子,已經選拔過了,不用再裹農藥化肥。
江荇解釋道:“這種是特色玉米。”
耕地的大哥問:“那哪種產量高一點?”
江荇道:“應該是種子公司的玉米產量高一點,不過也不一定,你看我光為了種這些玉米,就下了多少底肥?本錢在這里呢。”
耕地的大哥又笑。
有機械作業,十畝地的玉米,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全部種完了。
玉米地是今年新開墾出來的土地,上面沒有安裝灌溉系統,他們還得人工挑水,一點一點澆水。
江荇那麼一個年輕力壯的大小伙子,挑了兩天水,肩膀的皮都快綻開了。
杭行一沒事,給他抹藥:“要不然請人幫忙澆水?”
藥膏冰涼,有一定的鎮痛作用。
江荇露出松了一口氣的表情:“耕地播種請人干就算了,澆水還要請人的話,我們還不如專門請個員工過來這邊打理。”
杭行一道:“那今年再鋪設新的灌溉系統。”
“肯定是要鋪的,掙了錢得花嘛。”
第84章 引種
江荇家的玉米很快發了芽。
玉米也是禾本科植物, 長出來的芽嫩生生,摸上去比禾苗更厚一點。
江荇和杭行一巡視玉米地,很快發現他們家的玉米發芽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, 基本不用補種。
對此,野鴿子們飛下來邀功。
它們在江荇和杭行一耳邊“喔喔喔”地叫著,表示都是因為有它們驅趕其它的野鳥, 江荇家的玉米種才沒被吃掉。
江荇并不吝嗇:“行, 辛苦你們了, 今晚就給你們加餐。”
野鴿頭頭:“喔喔喔?”加餐吃什麼?
江荇:“河萬草拌小魚?”
野鴿子們最近喜歡上了小魚。
它們本來就是雜食性鳥類,之前不吃小魚是因為小魚比較難捕捉,現在在江荇家里住下來后,它們才品嘗到了小魚美妙的味道。
聽到江荇答應給它們吃小魚,所有野鴿子都高興了起來, 撲棱棱地扇著翅膀從這邊飛到那邊, 并且開始贊美江荇。
玉米長出來后,蛇老板帶著杏林力士回來了。
“幸不辱命。”蛇老板將杏林力士還給江荇。
這只杏林力士比他們借出去的時候個頭還大一點, 靜靜地趴在木盒子里, 看著頗為精神。
江荇頗為滿意:“合作愉快,你給我們帶了豆種嗎?”
“當然帶了, 都在后備箱里堆著,我說你好歹讓我喝口水再說。”
“喝!我給你倒冰楊梅汁。”
“喲, 你家的楊梅成熟了?這楊梅是不是我家培育出來的樹苗, 當時趙壑給你買的吧?”
“邊熟邊吃唄,就是你家的樹苗, 你嘗嘗和你們那里種出來的楊梅有什麼不一樣。”
江荇家的楊梅有個好處, 就是絕對不會有蟲。
家里有驕蟲的腦袋坐鎮,像一般的楊梅里面有果蠅幼蟲這種事, 它們家根本不可能出現。
這樣的楊梅可以直接吃。
蛇老板也不跟他客氣,洗了手之后,拿起一個大楊梅放到眼前看,又用自己的手掌對比了一下:“你家這楊梅可真夠大的,有乒乓球那麼大了吧?”
“不僅個頭大,里面的核還挺小,你嘗嘗就知道了。